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20-09-16 11:23:20 项目策划书 我要投稿

项目实施方案模板集锦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实施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项目实施方案模板集锦5篇

项目实施方案 篇1

  为推动我镇农田水利新跨越,根据市水务局《20xx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年工作实施意见》(合水城乡[20xx]19号)的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的决定精神,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力争建设任务大于往年;标准质量好于往年;规模效益优于往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土石方35万m3,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400万元以上。扩挖塘坝47口(其中5000m3以下当家塘11口,5000m3以上当家塘36口);清淤河沟3条(10—50km2的重点河沟);安排完成6209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开工20xx年度国家重点小(2)型水库1座;建立健全镇水利站,积极推行村级水管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实现新增、改善灌溉面积0.4万亩,改善旱涝保收面积0.2万亩。

  二、实施的范围和重点任务

  (一)实施的范围

  坚持民生工程优先,突出塘坝扩挖、河沟清淤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小水库加固、饮水安全工程。

  (二)县级重点工程任务

  1、抗旱主渠道清淤达标工程。

  针对近年来我镇水利工程在抗旱中暴露出的问题,今年计划实施长岗支渠镇责任段清淤清障、土方达标,总长度2.5km,完成土方2万m3。要立足做到清淤清障彻底、边坡稳定、埂坡压实、护岸规则、宜绿到位、管理落实。

  2、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20xx年计划开工建设国家重点小(2)型水库1座(水库),进一步落实《省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制定具体管护办法,落实管理人员及经费,要做好水库及其周边绿化美化,打造靓点工程。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今年县安排我镇解决3589农村居民和2620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水厂整合步伐,推进规模水厂建设,突出管网进村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入户率,年底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当家塘建设。按照“十二五”期间将规划内所有塘坝扩挖一遍的总目标,要在任务落实上争先进,今年县安排计划扩挖塘坝47口(其中5000方以上36口),各村要在此基础上增加30%。要立足在标准质量上做特色,全面做到清淤要彻底、埂坡要碾压、护岸要规则、绿化要美观、管理要落实。

  (2)河沟清淤工程。按照“十二五”期间将规划内所有农村河沟清淤一遍的总目标,今年安排清淤农村河沟7条(县安排5条),其中10—50平方公里的重点河沟3条,1—10平方公里的4条。立足做到清淤彻底、边坡稳定、埂坡压实、护岸规则、宜绿到位、管理落实、配套齐全。

  三、工程管理

  (一)组织领导

  镇政府成立水利建设指挥所,镇长任所长,分管镇长任副所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指挥所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农建工作,制订工作责任制。并明确各单位、各村工作职责,落实每个工程技术责任人和行政责任人。

  (二)建设管理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质量、安全、资金和验收等方面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确保把水利工程打造成放心工程、民心工程和品牌工程。

  四、进度计划

  镇重点水利工程和各村面上工程,9月20日前完成工程的野外测量、设计及土方分配任务,10月10日前完成放样排水、取土区划定等前期工作,10月12日—11月30日为施工工期,12月31日前必须全部完工。

  五、资金筹措

  (一)筹资渠道

  1、镇集中当年不少于10%的可用财力建立镇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基金。

  2、用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用于水利建设。

  3、加大水利建设公益性、功德性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和参与水利建设。

  (二)补助标准

  对村组织实施的工程实行以奖代补,补助标准如下:

  (1)河沟清淤(1—10km2):每方补助2元。

  (2)塘坝扩挖(上级补助范围内):以省、市奖补为主,不足部分村自筹解决,镇财政不安排补助。

  (3)塘坝扩挖(上级补助范围外):土方量5000方以上的,每方补助1元,最高补助不超过1万元。

  (4)面上小农水工程由各村负责解决建设资金。

  六、奖补办法

  设立镇级水利兴修名次奖。各村要按照镇指挥部制定的规划任务分年组织实施完成,年度计划完成后,经镇指挥部办公室初验后,报镇政府审核验收。并根据验收结果进行评比。镇农建指挥部将出台相应的评比办法,评比办法以任务完成和工程质量为主要考核内容。

  七、督查考核

  把水利工作实绩纳入各村年终岗制考核,定期开展督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项目实施方案 篇2

  一、项目慨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崇仁县西北部、河上镇政府东南部,距崇仁县城8公里,距河上镇政府驻地5公里,涉及河上镇元家村和甘坊村。项目东至崇仁——东来公路、西至石牛甘坊村、南靠左港水(河流)、北至井坑村,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6°2′3″-116°5′21″,北纬29°49′34″-27°52′9″。项目区总面积248.96公顷,其中元家村192.17公顷,甘坊村56.79公顷(563.25亩)。项目总投资37万元。

  2、项目效益

  2-1功能和经济效益

  (1)项目区248.96公顷土地通过综合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预计每年可增加产值39.45万元。

  (2)原有耕地通过土地整理后,使没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成本减少2元左右,生产投工减少1歌工左右,每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总成本减少5元左右,原有耕地可降低生产成本约9.32万元。

  (3)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后,原有耕地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好改善,一季稻可改双季稻,还可种植冬作,预计原有耕地每公顷可增产值。225万元,每年可增产值41.93万元。

  2-2社会效益

  (1)可以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使土地权利人获得长期的社会效益。

  (2)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了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91.4%提高到96.92%。

  (3)通过整理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86.35公顷增加至215.5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占项目土地总面积的11.37%.

  (4)通过整理,水利工程网络覆盖186.35公顷,从而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使原有耕地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3生态效益

  (1)整理前零乱破碎无序的地块改变为整形合一的标准化田块,提高了机械化作业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水平

  (2)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改变以前少林或五无防护林的状况,提高了林木覆盖率,有效地增强防风固沙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3)改变了零乱的坑塘和无序的灌溉沟渠,建成了排灌分开、统一有序的农田排灌系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灌溉、排洪能力。

  (4)改变了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农村道路状况,建成了便利机械化耕作和人行管理的道路网络,提高了道路的网络水平。

  3、资金来源

  全部资金37.2万元由国家拨款

  4、项目的目的、意义

  4-1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使农田基本达到同一层面平整,建立高标准、高效率农田。

  4-2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完善道路与沟渠体系,使原来形状、大小不一的田块变为标准化田块,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土地集约规模利用效应,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改良土壤水、肥条件,提高农田质量,调整农业和农作物结构,实施集约规模经营和管理,提高耕地的产出率。

  4-4通过路边、沟边等农田防护林带的种植,提高区内林木覆盖率,增强防风固沙作用,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1、通过对沟、田、水、林、路的综合整理,实施248.96公顷土地整理的施工,使原来形状、大小不一的田块成为“田成方、溪成网、树成行、路相通”的'标准化生态农业园区。

  2、改善项目区内的道路网络,完成干道195米、田间道561米、支道258米、生产道1497米、机耕桥12座、人工桥6座的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机械化作业标准,提高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运输能力,方便农用机械化生产;

  3、新建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沟渠总长3576米、过水涵17座、控制闸1座,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4、完成1175株农田防护林的栽种工作,按3米1株的标准栽种,达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5、积极做好土地权属调整和分配使用的工作,达到整理一片利用一片的目的。

  三、项目的实施步骤、资金分配、时间安排

  1、项目的实施步骤、时间安排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资金情况,先着手投资少,见效快的工程,并尽量避开雨委,充分利用闲期,减少农作物的损害。

  (1)测绘项目区地形图:年月日—年月日;

  (2)编制项目详细规划设计施工图件和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3)核实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并制定调整方案:年月日-年月日;

  (4)项目工程招投标:年月日-年月日;

  (5)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年月日-年月日;

  (6)项目开工施工放样:年月日-年月日;

  (7)填土造田、土地平整:年月日-年月日;,完成格田、梯田的土方量,符合耕作要求。

  (8)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年月日-年月日;,修筑各类道路及桥涵、灌溉渠道和排水沟、建生态防护林、配套电力工程、蓄水与提灌站工程。

  (9)竣工验收:21年4月

  2、资金分配

  (1)该项目国家总投资万元,其中:

  (2)工程施工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3)设备购置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4)前期工作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5)竣工验收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6)业主管理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7)不可预见费:万元占总投资比例%

  3、项目建设所采取的措施

  3-1、管理制度实施措施

  3-1-1、公告制度实施措施

  (1)项目基本情况公告。在项目实施前14—28天将土地整理项目名称、总规模与项目范围、新增耕地面积、建设工期、土地权属情况、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工程监理单位、项目设计单位等内容向社会公告。

  (2)项目招投标公告。为了提高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对工程内容逐一分解,在新闻媒体上进行招标公告,然后根据《招标投标法》分标段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选用全省范围内三级以上资质(含三级)的施工企业进行招标。竞投方按照工程质量和施工要求,拟定工期、报价和质量标准等方案,最终由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根据以下程序择优选定中标单位:公告—报名—初步资格审查—工图答题—施工单位投标—公开投标—标文评议—确定中标施工单位。

  项目招投标公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得招标文件的办法和招投标方式、招投标结果等。

  (3)权属管理公告。在实施前将项目区内土地权属基本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在项目区内乡(镇)、村进行为期15天的公告。

  3-1-2、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措施

  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作为法人单位,对项目周期的各个过程实施全程管理和全面负责。

  (1)实施准备阶段:负责组织工程施工、招投标,择优选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编制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工程质量标准和有关制度。

  (2)项目建设阶段:公布公告接受当地群众监督,履行法人义务,监督检查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履行合同情况,协调其他问题,抓好组织、信息、统计、档案管理。

  (3)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对项目工程验收。

  3-1-3、合同管理实施措施

  按照《合同法》等有关规定,组建有关组织,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合同,明确三方的权责利。合同管理由专人负责,专设项目合同管理专用章。其他招投标合同、设备购置合同必须由法人盖章签发。合同纠纷调处按《合同法》规定程序处理。

  3-1-4、招投标制度实施方案

  (1)招标的组织实施: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会同县建设工程招投中心提出具体的招投标方案,交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县纪委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自始至终参加招标、施工、验收的全过程监督工作。

  (2)招标方式:公开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电子幕墙、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公开招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竞争,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施工企业都可自愿参加投标。

  (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的基本程序为: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发放招标文件,然后投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项目施工招投标活动。

  (4)相关内容及具体要求:投标人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水利三级以上施工企业资质。对项目经理要求,二级以上项目经理,三年以上施工经验及近三年类似工程施工业绩。

  开标过程应记录在案,明确专人负责,开标时按规定检查投标文件后当众开启并宣读有关内容。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招标人代表和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总数为五人以上(含五人)的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本工程采用固定报价,由招标人设置各个标段的最高限价a,大于或等于最高限价的报价为无效报价,小于最高限价的报价为有效报价。在所有有效投标报价中去掉一个最高值,去掉一个最低值得出算术平均值b(当每个标段的有效投标报价等于或小于六家时,以所有有效投标报价得出算术平均值)。评标基准价c=(a+b)÷2×k(k为合理低价期望值且为.945、.95、.955、.96、.965、.97、.975七个数之一,开标前在开标现场由投标人代表随机抽取)。

  投标人报价正负最接近c值者为中标人,如果投标人报价正负接近程度相同时,则小于c值报价者为中标者。当出现两家或两家以上投标单位并列同一中标排序人时,则当场抽签确定中标人。为确保项目工程的进度、质量、并通过竣工验收。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提交中标价15%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贯穿整个工程直至工程保修完成之前。中标人不得自行分包,严禁转包,否则视为违约。招标人和中标人依法签订合同。

项目实施方案 篇3

  为深入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强化核心示范区建设,加快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根据省农委《关于印发20xx年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实方案的通知》(皖农明电[20xx]44号)及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要求,今年我县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规模扩大到30万亩。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核心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作为主体功能区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特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总体思路

  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以优势区域和产粮大乡、大片和大户为重点,以主导品种和现有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为支撑,结财政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和高产创建活动,强化政策投入和“五统一”(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高产优质品种、统一配方、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销售)服务。推进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布局理、特点鲜明、效益显著的水稻优势产区。充分发挥示范区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实现单产、质量、品牌、效益全面提升,促进全县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和增强稻米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本着“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原则,依托政策投入和科技支撑,主攻单产,提高质量,促进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努力实现核心示范区水稻单产比前三年平均产量提高5%以上。与非示范区相比,实现亩产增收100斤和100元的“双百”目标。核心示范区要全部实现良种化,品种优质率90%以上。

  三、实施范围

  20xx年全县建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30万亩,安排在13个水稻主产乡镇的重点村实。具体见附件:20xx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建设面积分解表。

  四、建设内容

  (一)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按照“高标准、多层次、全覆盖”的总体要求,依据“布局理、品种对路、连片推进、产业开发”的原则,将核心示范区建设任务分解到村、组,落实到地块,并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实行档案管理和目标考核,切实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推进,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规模小的问题。示范区实行滚动发展模式,力争3年内实现全县覆盖。

  (二)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30万亩核心示范区全部实行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政策。我县在征求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县水稻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今年的核心示范区全面推广8个补贴品种,分别是:新两优6号、丰两优1号、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Ⅲ优98、隆两优6号、C两优396、绿丰20。全县各地要确实加大推广力度,注重对非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快速提高我县水稻生产优良品种覆盖率。

  (三)强化关键技术集成推广。大力推进以理增加穗数、推广轻简栽培、统防统治、配方和机械化作业为主要内容的“一增四推”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建立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技术模式,促进农机农艺结,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力争核心示范区关键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80%以上。

  (四)推进稻米产业化开发。大力发展订单生产,积极构建龙头企业与粮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购销关系。进一步密切水稻产、加、销等环节的联系,加快培育稻米专业作社和行业协会,推动作社、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力争稻谷订单收购率85%以上,实现粮农增产增收、企业增值增效。

  (五)着力提高示范区建设档次。示范区建设要做到“五有”(有明显的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实行“五统一”服务,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建设档次,真正发挥示范区宣传、辐射和培训农民的作用。今年将优先安排100万元资金,重点打造、、柿树岗等3个农业部万亩水稻示范片建设,把水稻高产示范片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物化补贴列为重点支持环节。

  (六)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按照“村有百亩示范点、乡有千亩示范片”的要求,在核心示范区内集约项目、集成技术、整资源、集中力量,广泛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力争我县单季稻产量有较大突破。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核心示范区建设是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主体和重点,是良种良法配套推广的有效平台。县政府将成立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工作领导组。县农委为项目牵头单位,做好方案的制定与落实;财政局做好补贴资金的拨付和监管;相关乡镇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组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核心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政策支持。整项目资源,将示范区建设与相关项目实有机结,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各项措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直补和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与核心示范区建设相衔接;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农业综开发、土地整理、新型农民培训、测土配方、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在目标一致、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向水稻核心示范区倾斜,充分发挥项目的综优势。

  (三)加强系列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建立技术人员分片包干、驻点指导责任制,确保每个村有1名以上农技员全程驻点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以县乡农技推广体系为主导,协同企业、科研机构和专业作组织,大力推进“五统一”专业化服务,全面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加强考评与监管。完善核心示范区建设绩效考评办法,开展核心示范区测产验收和年度考评,并将实施效果作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评比表彰的重要依据。加强核心示范区供种、生产和补贴资金发放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强化种子质量抽检,规范市场供种秩序;强化凭证审核,确保补贴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

项目实施方案 篇4

  实施农村卫生改厕可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控制四害孳生、阻断传染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做好我县农村卫生改厕工作,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全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xx年省、市下达我县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共7000座,按各乡镇卫生改厕普及率,分解下达到新安镇等5个镇(见附件),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

  二、项目实施

  (一)资金筹集与管理

  1.资金筹集。资金筹集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安装等费用,县财政补助镇政府800元/户,除县财政补贴外,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所需的其余建材由农户自购,有条件的镇、村视财力状况对本地农村卫生改厕给予扶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

  2.资金管理。按照《省爱国卫生条例》,县财政建立农村卫生改厕专项资金,并加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由县财政局会同爱卫办每半年一次,按实际完成数将资金拨付镇财政所(分局),由镇财政所(分局)组织统一支付给村或施工队。各镇对改厕资金补助标准、补助方式要向农户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审计部门要对本年度的改厕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二)技术标准

  严格执行省卫生改厕地方标准。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要求厕所有墙、有顶,有蹲便器,粪池为三格式化粪池并有盖板、无渗漏,密封好、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定期清除并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鼓励厕屋入院入室。

  (三)工程管理

  1.项目申报。改厕项目由镇向县爱卫办申报,经县爱卫办进行实地考察后填写项目申请书上报至市。

  申报条件:本年度确定为省级生态村创建村必须申报,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点优先申报,有组织实施改厕能力、群众积极性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也可申报。

  申报内容:村居总人口数、总户数、已改厕情况、拟改厕受益户数、改厕类型、拟施工时间、预算费用、资金筹措等基本情况。项目村改厕完成后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

  审批程序:县爱卫办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厕所选址是否在室内、院内或靠近住所的地方,并远离水源等。

  2.施工管理。县爱卫办按程序负责改厕材料集中招标,中标商负责运输到村。镇负责确定改厕施工队,并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培训,专门负责改厕的建设施工,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每月向县爱卫办上报一次工程进度。

  3.工程实施。各相关单位要对照《省爱国卫生条例》全面组织开展改厕工作;县爱卫办每月将改厕进度报表报县政府领导和市爱卫办,并及时报道改厕进展情况及经验做法;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4.竣工验收。改厕完成并投入使用为竣工,改厕竣工实行逐级验收,考核验收人员对结果负责。村自查。由村验收人员、施工队负责人、村委会,改厕户登记后报乡镇。乡镇复查。由乡镇组织财务、监察等人员对改厕逐户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施工方、分管负责人、镇长签字确认后,上报至县爱卫办。县考核。各项目镇向县爱卫办提出验收申请。县爱卫办会同财政局对项目村改厕受益户完成情况及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抽取样本户不低于20%,验收合格后,向市爱卫办申报;市爱卫办组织对项目村改厕工程质量及受益户数进行复查后,报省爱卫办验收。

  (四)加强宣传

  县爱卫办要印发有关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宣传材料,各镇、项目村要深入农户进行宣传,大力宣传改厕的意义、好处,教会农民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工程发挥良好的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农村卫生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负责人、县卫计委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文明办、财政局、住建局、审计局、环保局等部门分管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委,县卫计委爱卫办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工作。

  (二)注重协同配合。县卫计委、县爱卫办负责制订改厕计划、技术标准、组织培训、监督指导、检查考核、中末期评估等工作;县督查办负责将改厕工作列入全县目标考核;县财政局要将配套资金纳入年初预算并负责按工程进度及时下拨给各乡镇财政所(分局);县住建局负责将农村卫生改厕纳入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县审计局负责项目工程资金使用的审计;县文明办、环保局、卫计委等相关部门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创建文明镇村、生态镇村、卫生镇村的考核指标,合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三)严格落实责任。《省爱国卫生条例》明确规定各镇政府是卫生改厕工程项目的责任主体,要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加强对本地项目申报、建设实施、建成后使用等全程管理,通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改厕进度和质量。各有关镇要以村为单位,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施工队伍按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统一实施改、建。县爱卫办负责技术指导,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进改厕工作。

  (四)强化督查考核。县爱卫办将全程跟踪督查改厕工作进展情况,报道改厕进展及经验做法。建立奖惩机制,对组织力度大、推进速度快的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要严肃查处。10月下旬,县爱卫办、财政局将对改厕情况进行检查核实,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拾遗补缺,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务。

项目实施方案 篇5

  一﹑项目摘要(附表)

  项目名称:南永青村生猪养殖扩建项目

  2.项目申保单位: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养猪专业合作社

  3.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4.项目建设地点: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

  5.项目建设期限:1年

  6.项目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

  7.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金9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万元,合作社自筹20万元。

  二﹑项目依据

  1.项目建设理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配合全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和郝庄乡生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建设,为社员提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区域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2.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 南永青村位于绛县郝庄乡西侧,交通便利。耕地面积20xx余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情况良好。全村共有居民组三个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50口。共有劳动力750人,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养猪大户达到20户以上,年饲养量超过20xx口,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大搞经济发展和科学种田,把建设生态养殖作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来抓,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设计方案

  1.项目目标

  扩建猪舍5座,配套相应设施。

  2.项目实施地点级规模该项目位于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地势平坦。现有猪舍2座,母猪16头,后备母猪8头,种公猪2头。

  (1)预计扩建标准化猪舍5座,每座建筑规格60米5米,建设面积为300平方,总计猪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新修污水粪便处理池三处,新修200m3的水池1个、30m3的水塔1个,购买分娩、保育床各88套,母猪限位栏100套,购买转猪车辆1辆,配套完善饲料加工设施、设备,年加工生产混配合饲料100吨。

  (3)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

  (4)计划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种母猪20头,大白种公猪2头,长白种母猪20头,长白种公猪2头,新美系杜洛克种公猪2头,预计年出栏育肥猪2800头。

  3.技术实施.

  一是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授课、分散指导、现场交流等方式培训;二是培训技术骨干,对项目农户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三是对农户建猪圈、引种、配种前分别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四是请专家对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五是采取编制养猪实用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等形式培训农户。

  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

  (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强化合作社自身建设,必须加快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购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和服务车辆,实现网络平台对接,利用网络和电教设施设备等现代手段发布、收集产品购销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而实现生猪购销网上交易,打造网上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收益,投资10万元。

  (2)实施内容 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一是加强标准化生猪圈舍建设,对于圈舍建设标准化程度高、生猪饲养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社员

  在圈舍建设和购置机械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二是加速生猪良种普及率,引进良种二元母猪,以半价投放给社员,加速基地生猪品种改良,提高优质三元仔猪生产率。对于合作社成员购买饲料给于价格补贴,让合作社成员享受购置饲料低于市场价格,达到降低生猪饲养成本的目的。

  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需资金9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扶持资金10万元,银行贷款资金10万元,固定投资5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20万元。

  四﹑ 施组织及管理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进行建设,不随意扩大或减少。

  2、项目实行理事长负责制,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3、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管理小组、资金使用与监督组和规划实施建设组三个组织机构,做到财务公开、单独建账、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质量。

  五﹑项目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通过良种补贴、标准化圈舍补贴和饲料购销补贴,使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3000元,预计增收100万元;合作社通过投入品和产品统购统销,自身可实现利润10万元,可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2、社会效益:通过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饲养管理,使全体社员生猪生产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粮食转化和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带动全镇新增饲养量1万头,农民养猪纯收入增加100元。

  3、生态效益:通过标准化圈舍建设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提升养殖水平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养猪粪便污染难题,加速了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项目实施方案 下一篇:项目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