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方案策划集锦7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案策划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案策划 篇1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爱心品质和交往能力,在20xx年元旦来临之际,温州市浦南小学决定举办首届欢乐义卖集市活动,并将活动所得爱心款捐助需要帮助的群体或个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宗旨
通过引导广大学生参与欢乐义卖集市活动,进一步关注生活、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倡导学生支持公益慈善事业。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9日(周六)下午1:30——3:00
三、活动地点
浦南小学南校区塑胶操场
四、活动项目
活动设置六个区域,每一年级段分别负责一个特色区域,分别为:
1、玩具大卖场
鼓励学生将家里存放的新玩具,闲置的玩具,带到市场进行买卖、交换。
负责年级:一年级
活动场地:教学楼天井
2、闲置书籍淘宝店
鼓励学生将闲置书籍捐赠出来,让更多的同学们分享阅读。
负责年级:二年级
活动场地:操场右侧(靠旗杆一边)
3、文具总动员
鼓励学生将家里存放的新文具,闲置的文具,带到市场进行买卖、交换。
负责年级:三年级
活动场地:操场左侧(靠沙坑一边)
4、小当家的杂货铺
鼓励学生出售或展示平时搜集的、珍藏的`物品,买卖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体会小小当家人的无穷乐趣。
负责年级:四年级
活动场地:操场中间(位于主席台正前方)
5、美食美客家政坊
鼓励同学们组织汤水作坊、点心作坊、特色美食作坊、水果作坊等特色厨房进行现场义卖。
负责年级:五年级
活动场地:五年级各班教室
6、低碳创意一条街
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物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制品、美劳创作、新鲜diy作品、创意小商品,体验创意、收获乐趣。
负责年级:六年级
活动场地:主席台后侧过道
五、活动要求
1、各年级段认真做好欢乐义卖集市摊位团队的活动组织和策划及安全预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各摊位团队要在下午1:20之前全体到位,并自备好商铺宣传、商品标价、找零小钱、记账本、垃圾桶等物品。
3、各摊点要重视义卖时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并有指定负责人,义卖结束还要做全面清扫,由卫生室z老师负责评价。
4、各摊点要成立一个活动报道组,及时采集义卖现场情况,并将报道文稿交给德育处王老师,经审核再通过广播现场报道。
5、活动结束,由班主任将所有义卖款项整理好交到大队部,最后由学校决定直接捐赠给贫困或急需帮助个体。
浦南小学德育处
方案策划 篇2
一、活动背景:
为更好地宣传体育强身精神,吸引更多的师生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健康素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系将举办户外低碳健身活动首届健步走活动。
二、活动可行性分析:
健步走是国家体育总局从20xx年以来一直推广的、不受场地限制、简便易行、老少皆宜的一种健身方法,旨在通过倡导行走运动,推广体育健身理念,养成积极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北欧越野行走推广中心秘书长肖刚表示:健步走是一项“绿色运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进行。健步走是介于散步与竞走之间的一种简单运动,它不需要任何复杂的`装备,只需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就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活动报名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职业,因此参与人群广,数量多。活动形式简单,因此该活动势必会在市民中形成社会话题,也是企业宣传的绝好的机会。
三、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宣传低碳环保理念,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
四、活动主题:
低碳、绿色、健康
六、活动时间:
X月X日
七、活动地点:
天津xx学院中心田径场
八、参赛方式:
①现场报名:设置报名点,同时企事业单位可以集体报名
②网上报名:微信关注xxx学生会,发微信(姓名、联系方式)
九、活动人数:
1000左右
十、参与对象:
全校师生、包括离退休干部
①由xxxx学生会为参赛选手准备T恤衫并布置现场,包括喷绘、条幅、号码牌及活动现场流程等。
②xx新闻社要组建专门的宣传报道队伍,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宣传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③评比表彰。组委会从参加系部单位中评选出优秀组织奖若干个,各系从参与单位中推荐先进单位(按参与人数的1%分配名额)报组委会评定。
十一、活动流程:
第一名:1名第一名证书及小礼品一份
第二名:2名第二名证书及小礼品一份 第三名:3名第二名证书及小礼品一份 凡是有参与的人都有纪念品。
xxxx系xxxx班研究一组
20xx年4月6日
方案策划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难句译注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五、通读课文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讨论:
①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人才。
②伯乐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③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朗读课文第l段。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马 祗 骈死 槽枥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察看,仔细地看。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 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枥,是系马、拴马的马棚、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
4·学生逐句读、译。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齐读第1段。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朗读第2段。
2·正音、析义(或辨形):
3·逐句读、译。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是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干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5·齐读第2段。
(三)学习课文第3段。
1·朗读第3段。
2·学生读、译第3段。
3·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其……其……”: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4·齐读第3段。
(四)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明确: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六)课堂练习:
1.教师领读全文。
2.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七、布置作业
方案策划 篇4
转眼间我们毕业已经五年了。事业、结婚、生子已经成为我们这些人的主题。当年意气风发的同学们应该聚一聚了。
聚会必要性
1.毕业是一个人的里程碑,值得纪念;毕业五年则是人生中更关键的一个里程碑,心态基本稳定、职业基本稳定、家庭基本稳定;同时又在迎接新的发展;
2.五年以前的小范围聚会,大多只是相互保持联系;而五年的聚会则是大家充分交流与沟通,为新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总体思路及目标
因为机会难得,要组织就要组织好,组织到位。要保证以下指标:
a)参加的人数多
我们不指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加,但需要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这样才能体现本次聚会的意义。参加的人数太少或缺少某个片区的参与,整个活动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b)活动要明确主题
整个活动要突出体现要达到的目标,活动安排要围绕目标展开,避免活动搞成了简单的聚餐。
c)活动项目要丰富和有意义
设计的聚会内容要能够让同学们感觉到参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够促进更多人数参加。
主要考虑以下主旋律:
i.校园重游;
ii.同学重逢、叙旧;
iii.一起观光旅游(可就近长沙市,也可到附近等地旅游,希望大家一起商量)
iv.晚会,全程摄相,照相,并制作纪念VCD,通讯录)
v.其他(大家提想法)
d)活动过后促进同学间沟通和联系
毕业五年,大家变化都很大:年龄、家庭、职业、地理位置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通过聚会,使事业上相近、地域上相邻、嗜好相同的同学能够更通畅沟通,增进友谊,促进共同的发展。
e)活动组织要有序和严谨
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资金有效管理,少花钱多办事;
一:活动组织
1、时间选择
首先,工作时间搞活动的.可能性不大。
我个人趋向于选择10月,原因如下:
l同学聚会组织难度较大,很多同学杳无音讯,要通知到会比较困难。
l活动行程的方案和确定落实也需要时间;
l资金到位也需要时间;
2、筹备阶段
成立“筹备小组”(我本人建议由等同学负责成立,原则以方面召集同学,方便组织活动为准)
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聚会的想法进行交流;
于20xx年7.1节成立“510(5年聚会,今秋10月)筹备小组”(4~5人),
负责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并进行整理;
负责召集筹备会议:
完成活动召集任务
初步预算经费及筹集启动经费;
确定正式活动的时间;
n建立银行帐号,方便大家提前汇款,专人负责活动经费财务管理
n要及时在同学录上公布报名情况.和有关事宜
n公布筹委会电话,信箱,方便同学们联系
二:活动项目设计
1、时间设计
我个人认为最好是集体旅游一次,在外面住一到两晚,大家都有个充分交流的时间,也能放下其他所有的事情;
整个活动内容要丰富,行程要严谨;避免出现赶行程、等行程现象;
方案策划 篇5
一、活动主题:魅力理工 我的青春飞扬
二、面向对象: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
三、活动时间:*年4月21日9:00
四、活动地点: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工会活动中心
五、活动形式:
比赛 展示:本次大赛分为书法和绘画两个部分,均为现场限时(4个小时)的比赛形式,作品主题必须围绕“校园文化”而展开,绘画以校园风景人文为题材。获奖同学由主办方统一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并优秀作品在校园展出。
六﹑作品展出地点:西院飞马广场
七﹑比赛要求策划:
(一)主题要求:
书法类:作品主题必须围绕“校园文化”展开,软笔、硬笔不限。作品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可为名人文字文章,自己创作更佳。
绘画类:题材要求为校园风景、人文,绘画形式手法不限,包括油画、国画、素描、水彩、水粉等,作品内容要求健康向上。
(二)规格要求如下:
作品纸张须八开及以上大小,种类不限。
(三)允许以小组形式共同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小组成员不大于3名。
(四)署名要求:
作者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详细信息,包括姓名、学院系别、专业,班级学好、联系电话﹑宿舍地址等。
八、报名方式
各学院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报名,每学院至少2名选手报名。
九、报名截止日期
报名截止日期为*年3月27日
十、特别声明:
1、比赛所需材料(笔墨纸砚、画板颜料等)请参赛者自行准备,重要画材需备份,以防意外。在作画过程中有如有画材损坏或缺失,大赛主办方不提供任何画材。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独立或集体创作,所有参赛作品武汉理工大学校研究生会拥有其在相关非盈利活动中的`无偿使用权。如对自己作品有版权声明,需提前与大赛负责人员说明。
方案策划 篇6
一、 活动目的
又到了新生入学阶段,新生初来咋到对这里不熟悉需要我们的帮助,但也为了给新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组织了迎接新生的工作。为了做好迎接11级新生的工作,信息工程系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结合了以往迎接新生的工作经验,进行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本年度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活动主题:“迎新生,创和谐。”
三、 活动时间:xx年9月十日
四、 活动地点:b号楼门口、b215、h楼(建筑大厅 )、宿舍
五、 策划单位:信息工程系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 活动对象:信息工程系xx级全体新生及家长
七、 活动展开
(一) 前期准备
1、 准备4张桌子,16个凳子
2、 宣传工作:横幅、宣传板
3、 9月9号17:40召集会员熟悉迎新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 活动流程
在校内我们主要是帮新生及新生家长提行李,并带他们到各个点办理相关手续。
接待处
(1)、在一楼帮新生看行李
(2)、认真审查新生资格
(3)、带新生到h楼缴费
(4)、在b215分宿舍
(5)、领取饭卡(在收取300元后给新生)
(6)、通知学生其他相关事项
新生接待工作的纪律要求:
1、 总要求:文明有序、热情服务、首问负责、团结协作、完成任务
2、 具体要求
(1) 按照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2) 所有参与接待的人,按时到岗到位,不得迟到早退,确实有特殊情况者,提出申请并做好交接工作。
(3) 要热情、热心、耐心
(4) 特殊问题,统一处理。
方案策划 篇7
活动主题:品尝家乡美食 领略美食文化
活动目标:
1.现场观赏支塘特色美食,王明鲜肉月饼、肉饺、义源生蛋糕、陆永元中式糕点、酒酿饼、绉纱馄饨、青团子、饭团等,了解它们的制作工艺,领略家乡美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幼儿进一步了解支塘的特产,通过品尝阿里山炒货、佳峰食品、川城蜜藕等,认识这些食品的商标。
3.品尝家长特制的地方小吃,知道食品的名称及制作方法,学会与人分享,同时在品尝过后能注意保证环境卫生,增强环保意识。
4.通过大带小活动,增进同伴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5.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更好地营造特色园氛围。
活动时间:20xx年5月30日上午8:30―10:30
活动地点:xx幼儿园东面大操场
参加对象:全体幼儿、全体教职工、部分家长;
活动准备:
一、发动家长
1.充分挖掘各班幼儿家长资源,邀请家长积极参与我们的美食节活动,现场展示并带来制作鲜肉
月饼等一系列现场加工所需的加工工具和加工食材。
现场展示:
第一组:结合节日的家乡特色美食
端午粽子
中秋鲜肉月饼、肉饺、酒酿饼
重阳重阳糕
元宵汤圆
第二组:根据幼儿平时生活中熟悉的美食
鲜奶蛋糕
绉纱馄饨
肉馅饺子
菜汁青团
饭团
(李xx及各班班主任)
2.每班发动4-6位家长积极配合美食节活动,自制拿手的家乡小吃。
(各班班主任)
二、场地安排
1.按照食品的种类、展示的形式将整个食品节的活动现场划分为三个区域
区域一:展现支塘特色美食,现场观摩美食加工工艺的“家乡美食区”
区域二:呈现支塘品牌食品,了解产品种类名称商标的“品牌美食区”
区域三:体现家长自制小吃,增强同伴情感学会分享的“自制美食区”
2.在区域一和区域三的旁边安排适量的幼儿桌椅,供幼儿仔细观赏美食的加工工艺,并能安心舒
适地享用美食。
三、环境创设
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家乡特色,增强节日氛围。
1.将小班组的走廊游戏架子一一投放到各个区域中;(沈xx负责安排全体后勤人员)
2.安排好具体的场地后,根据美食名称,在相对应的活动架子上进行美化,为了充分体现活动主题“品尝家乡美食 领略美食文化”,制作有关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重阳重阳糕、元宵汤圆等的美食来历的宣传广告牌;(郑xx、徐xx等)
3.有可能的话,租用一个大型的'活动气幕,标有活动字样“xx幼儿园第二届美食节”;(李xx负责租借打印,陆xx、袁xx等负责粘贴)
4.每个活动区域的工作人员统一装束,厨师帽、蓝印花布围裙、袖套等;(姚xx、章xx等)
5.幼儿园播放合适的音乐,并安排专门的人员照相。(方xx、陶xx)
四、材料筹备
1.现场加工区域的加工食材及家长自制小吃所需的材料,请家长自备,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补助;
2.保证全园六百多名小朋友每人三次品尝机会所需的碗、勺、及食堂的不锈钢盆;(周宇春负责落实食堂工作人员)
3.每班的饼干盆、、方形篮子等布置在各个活动架子上;(各班保育员负责整理收集清洗)
4.购物券大班每人3张、中班每人3张;(吕xxx、王xx等)
5.一次性手套若干;(郑xx)
6.小纸杯若干;(郑xx)
7.每个区域旁适量的配套桌椅、纸巾、垃圾桶等。(沈xx组织保育员)
五、安全工作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教师要努力维护现场秩序及上下楼梯的安全,让幼儿度过一个安全、快乐、难忘而有意义的食品节。(负责:许xx 王xx等)
六、常规教育
1.结对活动:大班、中班对应结对“姐妹班”,班主任对本班幼儿能力进行摸底,帮助姐妹班幼 儿一对一结成有效对子。(中、大班各位班主任)
2.秩序教育:大班幼儿能带好中班幼儿慢慢参观、有序排队、轻声交流、安静享用。(各班班主任)
3.卫生教育:保证用餐后桌面、地面的整洁。(各班班主任)
4.习惯教育:认真挑选自己喜欢的美食,进行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各班班主任)
活动过程:
1.各位工作人员到达自己的岗位。
2.各班班主任提出活动要求后,组织幼儿下楼参观各个食品区。
大班、中班:
(1)大班幼儿拿着购物券进入中班活动室,“一对一、手拉手”,带好一名中班小朋友参加活动,熟悉本次美食节的三个特色区域。
(2)相互交流,挑选喜欢的食品,认真观赏、尽情享用,能与同伴交流食品的口味,能记住共同品尝到的食品品牌及名称。
小班、托班:幼儿由老师和保育员分组带领,参观食品区,品尝家乡美食。
3.大班幼儿把中班小朋友送回到各班后,回到自己教室。
【方案策划】相关文章:
策划方案策划方案09-02
策划方案完整策划方案06-01
策划方案完整策划方案08-07
策划方案策划方案咋写08-24
方案策划【经典】07-25
策划方案05-16
策划的方案12-03
方案策划09-20
方案的策划10-26
策划方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