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方案

时间:2020-05-08 20:01:31 企业策划书 我要投稿

有关企业管理方案4篇

企业管理方案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一批实力与规模足以和国际跨国集团相抗衡的集团企业在我国相继诞生,但企业集团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多级法人单位的模式下,组织机构较为复杂,巨额的存贷款并存与集团内部各级单位资金沉淀现象屡见不鲜。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已经得到各级管理层的认可。

  一、国内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一)多样化的资金管理模式。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借鉴现代化的资金管理理念和成功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案例,充分利用集团各项优势,形成了一批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其中,包括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内部资金管理中心模式、成立集团公司财务公司模式以及零余额账户管理模式等。这些管理模式都为企业集团风险管理、资金调度、成本降低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充分使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很多具有远见的大型企业集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并使用了现代化的技术,对集团内部资金进行了高效的管控,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他们都使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其中包括ERP系统和银行系统对接的技术支持,可以将集团内部各级单位的资金进行汇集和管控,大大提升了资金管理的效率。同时像用友软件、国强软件、金蝶软件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财务软件公司、预算软件等均已开发了资金管理模块,可以对资金进行有目的的管控。这些软件的开发与使用,为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带来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向海外发展已经成为部分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必由之路。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内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吸取了经验教训,积累了资金管理经验,开始积极向海外资金集中管理跨越。建立一整套海外资金管理体系,通过必要的技术支持,专业的人才,了解世界各国对外汇管控的法律法规,更好地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提供帮助。

  二、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成效,引起大型企业集团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进而也促进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但与国外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成熟的管理经验相比,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管理模式落后。目前,传统的内部银行、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报资金计划等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集团对资金管理的需要。集团内部银行不是法人机构,集团内部各级子公司与外部公司的结算很不方便,更是存在对外付款的法律风险以及税收风险。目前,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集团采用财务公司的模式对资金进行管理,尽管这一模式受到了学者以及现实使用者的高度认可,但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财务公司作为法人单位,受到集团公司控制较大,不能独立的完成对集团内部单位借款的风险评估,存在很大的坏账风险;二是资金有限,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集团内部单位的沉淀资金,因此其生存空间较小;三是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很多集团公司仅仅是通过内部财务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缺乏专业从事金融机构的人员来管理财务公司;四是成立财务公司的基本要求较高,成立财务公司对于集团公司规模、收入、利润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很多省一级的集团公司尚未达到这一要求。

  (二)风险管控能力弱。企业集团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也将集团各级法人单位的经营风险与资金风险集中在集团总部。资金需求压力、资金周转压力与资金风险、经营风险等均高度集中于企业集团,使得集团公司风险管控需求增强。一方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后,内部资金得以高效利用,沉淀资金的使用,减少了集团公司的贷款总量,成本必然随之下降,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集团公司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在与银行进行谈判时,必然有更多的话语权,显然既可以减少集团成员单位的人力成本,也可以降低成员单位贷款利率;但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公司成员单位较多,对于成员单位的资金需求、用途等很难做出正确评估,可能存在资金需求不匹配、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是挪用资金等行为,一旦发生成员单位资金无法偿还的局面,只能由总部负责买单。

  (三)资金集中管理后利用率仍需提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无疑是降低贷款、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最高目标。但现实中,仍然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一部分企业集团在对资金进行管理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融资与调配资金方面,忽视了集团公司资金使用计划、未来还款能力以及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等,结果是融资总额远远高出公司承受能力,还款压力巨大,资金运作困难;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公司管控能力的缺乏,使得部分成员单位隐瞒了财务情况,款项无法按期归还,更存在资金使用计划与实际情况严重不匹配的情况,贷款不能按其使用,造成资金浪费。

  (四)资金集中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在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同时,不仅需要好的资金管理模式和配套的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性强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企业集团中从事资金管理的人员主要是企业本身的财务人员,这些人员对集团公司的环境比较了解,财务水平以及管理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金融、投资、理财、法律知识等方面较为欠缺,而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重点恰恰是投资管理、法律管理和风险管控。因此,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人员素质应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必要时可通过招聘外部人员充实到资金管理岗位上。

  三、加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方案

  (一)构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新模式。完善财务公司职能部室的设立,加强财务公司业务创新。首先,在部室设立方面应包括资金管理部门、资金支付部门、信贷融资部门、风险防控部门以及市场运作部门,将银行的管理体系引入到财务公司内部;其次,在业务方面应摒弃传统的内部融资模式,注重发展银行委托贷款、代理咨询、集团统一授信分散贷款以及融资咨询等业务,在间接融资的基础上,发展直接融资,在债权融资的基础上发展股权融资等,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更能体现出财务公司的金融结构功能。

  (二)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经营风险必然较高,但又不可能像银行一样聘请大量的法律专业人才,因此财务公司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业务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对客户提供资料要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客户贷款新增率、获利能力、发展潜力、资产负债率、资产规模等指标找出客户可能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要为客户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进而提高财务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预算管理,应将资金管理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对预算体系的建立、调整、考核,达到对资金需求计划、偿还计划的正确预测,进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融资成本。

  (四)加快人力资源体系建设。财务公司涉及的业务比较复杂,需要综合性的人才较多,因此加强财务公司人才体系建设,对于发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对职业人员任职资格的管理,包括财务人员、法律人员、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人员、预算编制人员、风险管控人员等均应规划好任职资格,提升财务公司综合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细分员工的职位和业务水平,对高管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培训,中层人员则应偏重于业务的创新,普通员工需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等。通过培训帮助企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心态和工作原则,增强企业凝聚力。

  综上,我国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理念、提升管理经验,进而推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发展。

企业管理方案 篇2

  进入20xx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蝴蝶效应显现,拖累国内经济持续低迷,使投资、消费、出口增速放缓,保增长任务艰巨。医药行业,中药材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药品降价频频、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白热化、医改政策尚不明朗等,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实现集团的年度目标任务,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公司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实现管理增效及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作原则

  (一)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以人、财、物为对象。公司的人、财、物分布在那里,精细化管理就延伸到那里,力求管理全覆盖、不留死角;部门工作的薄弱点、关键点在那里,精细化工作的重点就跟到那里,攻坚克难。

  (二)循序渐进,实现突破

  精心布署精细化工作,循序渐进推进精细化工作上台阶、见效益、成习惯。逐步形成制度、流程,职责、目标、监督、考核、奖惩、激励的有机结合。

  (三)动态管理,力求创新

  在精细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只有注重工作事前规划、事中监控和信息反馈,才能促进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即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日常行为,在管理中实现目标任务。

  (四)机制护航,持久开展

  公司成立精细化工作领导小组,为精细化工作持续推进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剖析、判断,认清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精细化工作持久开展统一认识。

  二、工作目标

  中型企业发展靠制度,所以公司必须首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公司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工作流程规范职工行为、职工行为保障决策落实、绩效考核激发工作热情,使精细化管理成为公司主流文化,形成良性互动。使公司各部门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公司获得更高效率、更多利益、更强竞争力和凝聚力。逐步实现制度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组织体系系统化、目标任务精细化、监控常态化、信息反馈及时化、重大决策科学化、绩效考核全面化、部门协调机制化、日常工作条理化、风险预防可控化,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创造产品质量领先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上占据行业制高点。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瓶颈突破,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增效。

  三、管理内容

  以公司的人力资源、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经营销售、财务管理、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等为内容,以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单项和共同发力,实现公司整体能力提升。

  四、主要工作

  (一)查遗补缺,健全制度

  首先评估公司现有制度在公司现阶段的适应性。通过各部门自查及协作过程中的意见,发现目前存在的制度空白,组织人员会诊。根据公司战略目标、集团战略定位和现代企业运行要求,健全、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健全,工作有章可依;战略目标明确,制度保驾护航;监督考核到位,制度保障落实。

  (二)健全机构,加强监督

  根据会计基础规范化要求及可能存在内控漏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成立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实现审计从事后审计向过程审计转变。避免有的部门在工作中的侥幸、自弹自唱或工作推进缓慢等现象。

  该部门重点工作:

  1、监督公司制度、政策的遵守情况。

  2、监督公司合同、决议、协议、方案、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对公司预算及解决方案的可执行性和激励性提出建议。

  4、跟踪部门预算、进行项目监督和后评估,阶段性反馈工作成果。

  5、及时形成书面工作报告,重点反馈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经验测算、客观形势分析、在谋划中描绘企业的蓝图。所以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不仅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还可以使公司更好更强的发展。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预算管理不是简单的控制费用,而是科学的配置有限资源,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预算必须考量企业的长期利益,必须长短结合,切忌急功近利、杀鸡取卵。

  2、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预算来源于实际工作,但不是实际工作的翻版。要根据国家政策、行业特征、市场趋势、客户诉求、公司盈利模式制定预算,要结合资产耗损和权益增加的内在关系制定预算;要根据目标任务和历史数据确定需要的支持资源。

  3、提高预算的激励性。引进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吸引更多行业优秀人才加盟,不仅可以实现既定的预算目标,还可以实现公司的再次腾飞。

  4、加强预算跟踪、反馈、考核。公司预算管理部门要加强预算的跟踪和反馈,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公司相关个人、部门关注并提供对策,然后再跟踪、再反馈、再考核。否则公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公司的应收帐款增加了公司的机会成本,会加大公司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在“现金为王”的今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根据公司不同的产品制定公司的赊销政策。

  2、根据公司不同产品的营销模式,制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3、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应收账款应责任到人。每一位业务人员根据管辖客户,制定自己的清欠办法。根据公司要求,预算月度、季度、年度的回款任务。客户的每笔回款经财务和业务双方确认方为有效。业务部门根据公司要求,必须把应收账款余额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

  4、加强应收账款的函证工作。业务部门必须建立应收账款备查簿,及时和客户确认开票的应收账款和尚未开票的应收账款。财务部配备专人负责和业务部门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确认和对账工作。财务部门每半年必须和客户函证应收账款。对函证中出现的应收账款差异,必须一一查找原因。

  (五)加强成本、费用、损失管理,提高公司盈利空间

  近年来医药行业竞争激烈,所以公司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单位费用占比,为提高公司的盈利空间寻找更多途径。

  1、原材料采购采用询价制、议价制。公司应和那些在行业中信誉好、产品质量性价比高、服务特、价格优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2、加强一线员工培训,提高产品作业效率、降低产品的损失率。公司把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形成工作机制,结合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布署培训计划。培训应重视员工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提高、行为的改变、认识的转变,公司应及时组织考核培训收益。

  3、减少材料浪费,降低产品返工率。公司把保证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管理降低产品单耗,减少生产环节浪费。通过降低出库产品返工率,提高公司产品产出率。

  4、对费用进行类别管理,加强意外损失预防。公司对变动费用比率控制,固定费用定

  额控制、混合费用加强临界点管理。通过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意识,预防意外损失发生,避免损失抵消公司经营成果的风险。

  5、加快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工作要求。精细化管理应势而生,是“以退为进”的强化内部管理的方法。是以相对的小支出获得相对多的利益,或以相对劣势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转劣为胜。所以公司必须加快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明确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制定工作布署、步步落实、重视监督检查,就会收到预期效果。

  (六)建立风险预防机制,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在公司内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大投资及融资项目,集体决策,降低复合风险。

  2、把融资的还款计划落到实处,降低财务风险。

  3、加大存货及应收款周转速度,实现资金放大效应。

  公司在加强风险预防、控制的同时,可以聘请外部中介机构进行必要的方案设计、业务咨询和专项审计,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司整体素质

  1、制定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形成竞争机制,逐步把竞争引向公司的不同方面。

  2、有计划推进人员的技能、专业知识、团队意识培训。通过不同层级培训,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努力把公司建成职工发展的平台,体现人生价值、实现理想的精神家园。

  (八)实现管理对标工作常态化,吸收先进管理经验

  公司各部门,首先通过自查来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根据部门工作目标、要求,确定对标单位。结合公司的精细化工作部署,申请管理对标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开展管理对标工作,总结管理对标工作成果,和其它部门分享管理对标经验。

  (九)加强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条理化

  根据部门工作,围绕公司预算、集团考核及外部单位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对以前的工作进行梳理,凡是集团、公司及外部单位要求公司每年必须做的工作,部门就在年度形成工作计划,未雨绸缪,落实到人,按时、按要求认真完成。实现公司要什么,我们马上能拿出什么;集团考核什么,我们就及时跟踪什么、反馈什么,及时提供执行结果。

  2、根据公司预算,有针对性的制定周、月、季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工作成果。对重大事项,力求一事一结,进行后评估。

  3、组织人员对部门、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进行学习,熟烂于胸。整理外联单位办事流程及资料要求,办事尽量不跑空趟。以此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条理化。

  4、根据部门工作内容,制定目标要求。带着目标去工作,用目标激励自己、要求自己,提高工作的计划性。

  (十)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公司的目标任务,只有各部门形成合力、协同攻坚,就一定能实现。

  1、形成公司各部门月度或季度沟通机制。凡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经达成共识,必须落实部门督办,在下次会议反馈办理结果。

  2、部门之间适当交流和业务知识学习,可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公司应为部门间互动创造条件,以加强部门了解,减少条块分割,增进部门互信。通过部门间相互学习,如财务必须懂业务,业务必须了解财务,行政必须了解各部门的需求,各部门可以根据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资源支持请求等。这样拉近了部门间的距离,里通外合,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政令畅通,提高运营效率。

  3、建立部门之间服务承诺制。服务承诺内容主要是各部门在往来工作中的相互要求。通过部门对服务要求的提出,相关部门对服务要求的承诺及细化落实,公司对兑现结果的评比打分和奖励,就可以达到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公司通过奖惩先进、鞭策后进,根据情况对症下药解决部门间反映的问题,可以减少部门摩擦,提高运营效率。

  五、工作部署

  联系集团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安排,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全面启动阶段

  1、成立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设置精细化管理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

  2、制定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3、各部门根据精细化工作要求首先开展自查自纠。根据自查自纠结果,结合公司实施方案、整改时间要求和部门工作重点,拟定部门整改方案,并把整改方案报公司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经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完善方案后下发部门执行。

  (二)整改提升阶段

  坚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1、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监督各部门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解决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2、在精细化领导小组的配合下,解决精细化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最后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总结固化阶段

  1、公司各部门,首先总结自身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对本次精细化工作中未解决或短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部门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公司各部门编写精细化管理工作报告,报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审核、批复。

  2、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对公司未能解决或短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客观分析给与必要的支持,并重点督办。

  3、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全面总结公司精细化工作经验。把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果通过制度化,形成习惯、形成文化。巩固、深化工作成果。

  4、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通过评比,奖励公司精细化工作优秀部门和个人。

  (四)保持与完善阶段

  精细化管理与时俱进,必须不断的补充、完善、引进、探索。我们只有使精细化管理持续化、常态化并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丰富管理内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固化-再实践-再总结循环复始,才能积淀成公司“量身定制“的管理模式,才能形成公司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增效,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方案 篇3

  进入20xx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蝴蝶效应显现,拖累国内经济持续低迷,使投资、消费、出口增速放缓,保增长任务艰巨。医药行业,中药材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药品降价频频、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白热化、医改政策尚不明朗等,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实现集团的年度目标任务,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公司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实现管理增效及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一、工作原则

  (一)全面覆盖,突出重点

  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以人、财、物为对象。公司的人、财、物分布在那里,精细化管理就延伸到那里,力求管理全覆盖、不留死角;部门工作的薄弱点、关键点在那里,精细化工作的重点就跟到那里,攻坚克难。

  (二)循序渐进,实现突破

  精心布署精细化工作,循序渐进推进精细化工作上台阶、见效益、成习惯。逐步形成制度、流程,职责、目标、监督、考核、奖惩、激励的有机结合。

  (三)动态管理,力求创新

  在精细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只有注重工作事前规划、事中监控和信息反馈,才能促进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即在工作中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日常行为,在管理中实现目标任务。

  (四)机制护航,持久开展

  公司成立精细化工作领导小组,为精细化工作持续推进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剖析、判断,认清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精细化工作持久开展统一认识。

  二、工作目标

  中型企业发展靠制度,所以公司必须首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公司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工作流程规范职工行为、职工行为保障决策落实、绩效考核激发工作热情,使精细化管理成为公司主流文化,形成良性互动。使公司各部门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公司获得更高效率、更多利益、更强竞争力和凝聚力。逐步实现制度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组织体系系统化、目标任务精细化、监控常态化、信息反馈及时化、重大决策科学化、绩效考核全面化、部门协调机制化、日常工作条理化、风险预防可控化,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创造产品质量领先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上占据行业制高点。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瓶颈突破,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增效。

  三、管理内容

  以公司的人力资源、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经营销售、财务管理、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等为内容,以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单项和共同发力,实现公司整体能力提升。

  四、主要工作

  (一)查遗补缺,健全制度

  首先评估公司现有制度在公司现阶段的适应性。通过各部门自查及协作过程中的意见,发现目前存在的制度空白,组织人员会诊。根据公司战略目标、集团战略定位和现代企业运行要求,健全、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健全,工作有章可依;战略目标明确,制度保驾护航;监督考核到位,制度保障落实。

  (二)健全机构,加强监督

  根据会计基础规范化要求及可能存在内控漏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成立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实现审计从事后审计向过程审计转变。避免有的部门在工作中的侥幸、自弹自唱或工作推进缓慢等现象。

  该部门重点工作:

  1、监督公司制度、政策的遵守情况。

  2、监督公司合同、决议、协议、方案、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对公司预算及解决方案的可执行性和激励性提出建议。

  4、跟踪部门预算、进行项目监督和后评估,阶段性反馈工作成果。

  5、及时形成书面工作报告,重点反馈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经验测算、客观形势分析、在谋划中描绘企业的蓝图。所以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不仅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还可以使公司更好更强的发展。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预算管理不是简单的控制费用,而是科学的配置有限资源,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预算必须考量企业的长期利益,必须长短结合,切忌急功近利、杀鸡取卵。

  2、提高预算的可操作性。预算来源于实际工作,但不是实际工作的翻版。要根据国家政策、行业特征、市场趋势、客户诉求、公司盈利模式制定预算,要结合资产耗损和权益增加的内在关系制定预算;要根据目标任务和历史数据确定需要的支持资源。

  3、提高预算的激励性。引进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吸引更多行业优秀人才加盟,不仅可以实现既定的预算目标,还可以实现公司的再次腾飞。

  4、加强预算跟踪、反馈、考核。公司预算管理部门要加强预算的跟踪和反馈,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公司相关个人、部门关注并提供对策,然后再跟踪、再反馈、再考核。否则公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公司的应收帐款增加了公司的机会成本,会加大公司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在“现金为王”的今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根据公司不同的产品制定公司的赊销政策。

  2、根据公司不同产品的营销模式,制定不同的结算方式。

  3、制定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应收账款应责任到人。每一位业务人员根据管辖客户,制定自己的清欠办法。根据公司要求,预算月度、季度、年度的回款任务。客户的每笔回款经财务和业务双方确认方为有效。业务部门根据公司要求,必须把应收账款余额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

  4、加强应收账款的函证工作。业务部门必须建立应收账款备查簿,及时和客户确认开票的应收账款和尚未开票的应收账款。财务部配备专人负责和业务部门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确认和对账工作。财务部门每半年必须和客户函证应收账款。对函证中出现的应收账款差异,必须一一查找原因。

  (五)加强成本、费用、损失管理,提高公司盈利空间

  近年来医药行业竞争激烈,所以公司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通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单位费用占比,为提高公司的盈利空间寻找更多途径。

  1、原材料采购采用询价制、议价制。公司应和那些在行业中信誉好、产品质量性价比高、服务特、价格优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2、加强一线员工培训,提高产品作业效率、降低产品的损失率。公司把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形成工作机制,结合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布署培训计划。培训应重视员工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提高、行为的改变、认识的转变,公司应及时组织考核培训收益。

  3、减少材料浪费,降低产品返工率。公司把保证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管理降低产品单耗,减少生产环节浪费。通过降低出库产品返工率,提高公司产品产出率。

  4、对费用进行类别管理,加强意外损失预防。公司对变动费用比率控制,固定费用定额控制、混合费用加强临界点管理。通过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意识,预防意外损失发生,避免损失抵消公司经营成果的风险。

  5、加快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落实精细化工作要求。精细化管理应势而生,是“以退为进”的强化内部管理的方法。是以相对的小支出获得相对多的利益,或以相对劣势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转劣为胜。所以公司必须加快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明确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制定工作布署、步步落实、重视监督检查,就会收到预期效果。

  (六)建立风险预防机制,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在公司内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大投资及融资项目,集体决策,降低复合风险。

  2、把融资的还款计划落到实处,降低财务风险。

  3、加大存货及应收款周转速度,实现资金放大效应。

  公司在加强风险预防、控制的同时,可以聘请外部中介机构进行必要的方案设计、业务咨询和专项审计,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司整体素质

  1、制定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形成竞争机制,逐步把竞争引向公司的不同方面。

  2、有计划推进人员的技能、专业知识、团队意识培训。通过不同层级培训,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努力把公司建成职工发展的平台,体现人生价值、实现理想的精神家园。

  (八)实现管理对标工作常态化,吸收先进管理经验

  公司各部门,首先通过自查来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根据部门工作目标、要求,确定对标单位。结合公司的精细化工作部署,申请管理对标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开展管理对标工作,总结管理对标工作成果,和其它部门分享管理对标经验。

  (九)加强部门工作的计划性,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条理化

  根据部门工作,围绕公司预算、集团考核及外部单位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对以前的工作进行梳理,凡是集团、公司及外部单位要求公司每年必须做的工作,部门就在年度形成工作计划,未雨绸缪,落实到人,按时、按要求认真完成。实现公司要什么,我们马上能拿出什么;集团考核什么,我们就及时跟踪什么、反馈什么,及时提供执行结果。

  2、根据公司预算,有针对性的制定周、月、季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及时反馈工作成果。对重大事项,力求一事一结,进行后评估。

  3、组织人员对部门、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进行学习,熟烂于胸。整理外联单位办事流程及资料要求,办事尽量不跑空趟。以此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条理化。

  4、根据部门工作内容,制定目标要求。带着目标去工作,用目标激励自己、要求自己,提高工作的计划性。

  (十)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公司的目标任务,只有各部门形成合力、协同攻坚,就一定能实现。

  1、形成公司各部门月度或季度沟通机制。凡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经达成共识,必须落实部门督办,在下次会议反馈办理结果。

  2、部门之间适当交流和业务知识学习,可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公司应为部门间互动创造条件,以加强部门了解,减少条块分割,增进部门互信。通过部门间相互学习,如财务必须懂业务,业务必须了解财务,行政必须了解各部门的需求,各部门可以根据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资源支持请求等。这样拉近了部门间的距离,里通外合,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政令畅通,提高运营效率。

  3、建立部门之间服务承诺制。服务承诺内容主要是各部门在往来工作中的相互要求。通过部门对服务要求的提出,相关部门对服务要求的承诺及细化落实,公司对兑现结果的评比打分和奖励,就可以达到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公司通过奖惩先进、鞭策后进,根据情况对症下药解决部门间反映的问题,可以减少部门摩擦,提高运营效率。

  五、工作部署

  联系集团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安排,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公司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全面启动阶段

  1、成立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设置精细化管理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

  2、制定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3、各部门根据精细化工作要求首先开展自查自纠。根据自查自纠结果,结合公司实施方案、整改时间要求和部门工作重点,拟定部门整改方案,并把整改方案报公司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经精细化管理办公室完善方案后下发部门执行。

  (二)整改提升阶段

  坚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1、精细化管理办公室监督各部门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解决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2、在精细化领导小组的配合下,解决精细化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最后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总结固化阶段

  1、公司各部门,首先总结自身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对本次精细化工作中未解决或短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部门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公司各部门编写精细化管理工作报告,报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审核、批复。

  2、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对公司未能解决或短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客观分析给与必要的支持,并重点督办。

  3、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全面总结公司精细化工作经验。把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果通过制度化,形成习惯、形成文化。巩固、深化工作成果。

  4、公司精细化管理小组通过评比,奖励公司精细化工作优秀部门和个人。

  (四)保持与完善阶段

  精细化管理与时俱进,必须不断的补充、完善、引进、探索。我们只有使精细化管理持续化、常态化并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丰富管理内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固化-再实践-再总结循环复始,才能积淀成公司“量身定制“的管理模式,才能形成公司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增效,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方案 篇4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管理科学,而在众多的管理问题中,政工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谓政工管理,就是做好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让员工能够有一致的思想目标,共同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在新时期下,我国经济社会处在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也在接受来自市场的`考验和挑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如果想要更好的继续发展,就要保证自己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员工在这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是关系企业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进行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必要性。

  新时期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因此,企业进行政工管理能够是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知道自身对企业发展产生的作用,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才能。但是企业的政工管理方式依旧采用老一套,必然会阻碍员工思想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进步。而创新是摆脱陈旧管理桎梏的最佳方式,只有企业自身积极的进行制度革新,并建立一套符合企业政工管理的制度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时代要求。反之,如果企业政工管理因循守旧,必然影响员工的思想状态,企业发展必然失去活力。

  二、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工管理认识落后。

  目前,在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政工管理人员在相关认识上的欠缺,不能适应新时期中的政工管理的相关要求。比如在一些企业的政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依旧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对员工进行管理,无论是在思想高度和理念创新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企业政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企业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大部分企业依旧没有认识到这一严峻的问题,所以在目前的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出现,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解决策略。即使有企业认识到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口号,但是基本上还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措施,所以归根究底还是对政工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在内容上较为枯燥单调,所以有人对于这些内容基本存在着不落实、不宣传的态度,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如何解决管理落实问题,成为新时期企业政工管理的重要内容。造成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在现在的企业中无非就是两点,第一,政工管理人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是一种辅助工作,导致管理人员不重视政工管理工作,当然就忽略了相关的落实工作。第二,员工不重视政工管理工作,有人错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给自己的思想戴上“紧箍咒”,对这类管理工作产生排斥。还有人认为思想工作枯燥乏味,并且无益于自己的工作提升,所以不重视,即使管理层下达了相关学习要求,员工也出现不积极、不配合的情况,影响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通过上文的分析,造成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也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企业自身对管理工作的忽视,没有为政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制度制定工作。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对政工管理工作的忽视,造成相关的政工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重用,这样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所以管理人员对于这项工作基本都是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建设了。因为这两方面的因素,企业政工管理制度长期出现空白,管理工作无法做到有章可循,大大限制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三、实现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解放思想提升觉悟。

  新时期下,重点强调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员工思想,提升其思想觉悟,能够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但是鉴于当前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想实现企业政工管理的突破,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升企业上下的思想认识,这样才能够为相关的改革工作打下思想基础。

  (二)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

  政工管理工作涉及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两方面都应该具有较强的工作素质,不然管理者无法服众,被管理者难以接受新观念。政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所以管理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作为支撑,很难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作为普通员工,同样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认知学习能力,也很难理解和接受相关思想,所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是实现企业政工管理的文化基础。

  四、实现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政工管理体系。

  政工管理工作的缺乏与管理体系不完善之间互为因果,因为从前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协调联系,所以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首先就要加强政工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进行具体工作时,才不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另外,在政工管理体系中,还要有专门的宣传小组,将企业的精神文化宣传到企业的最前沿,让员工知道政工管理思想,能够保证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施效果。

  (二)更新政工管理内容。

  政工管理的内容要从员工的实际出发,把员工最想知道、最能理解、最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宣传,这样才能立足于宣传实际进行内容上的创新。政工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虽然是提高员工的思想水平,但是内容上不宜过于官方化、抽象化,这样的内容不仅达不到提升作用,还会引发员工的反感。并且在宣传过程中,宣传者可以用一些实际行动代替语言,比如对员工的关心、嘘寒问暖等举动,相比单调的语言宣传更有感染力。

  (三)创新政工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的政工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为了适应新要求,就必须对过去的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制定出能够满足管理新需求的制度。在现代企业,特别倡导的就是以人为本,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企业员工的压力也逐渐增加,所以政工管理制度应该满足人性化的要求,切实从员工的利益出发。比如直接的奖金制度、福利制度等,这些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举措,更能达到管理目的。

  五、结束语: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企业要抓好政工管理工作,强化企业的运营管理,这样才能形成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人员优势。在新时期,企业更要把政工管理提上日常议程,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管理方式、创新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